IB文学:如何分析古诗词的写作手法

古诗词的考试其实大多都围绕着两个维度,就是“形式”(一些表达手法和写作技巧)和“内容”(对景色、事物、人的描写和对情感的抒发),只要把这两个维度系统掌握,考试的时候层层筛选,用好“形式+内容”这个公式,就能更全面地作答。下面我们详细地讲解 IB文学:如何分析古诗词的写作手法 。(有些分析方式也可以迁移到其他文体中哦!)

一、形式:一些表达手法和写作技巧

1. 描写方式:
(1)各种结合:虚实结合、动静结合、远近结合、点面结合
(2)各种修辞:比喻、拟人、夸张、用典、对比、烘托、想象和联想、通感、互文、反复、借代、双关、顶针、对偶、设问、反问、反语、排比
其中值得特别解释的是:
• 烘托: 原是国画中的一种技法,常用于诗歌,指从侧面描写,正反对比下,使描写对象更加鲜明突出。如杜甫的《登高》
• 联想和想象: 浪漫主义诗人使用最多,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
• 用典: 诗词常常在诗歌中援引史实,使用典故。古用典,语言精炼且丰富性,有耐人寻味的表达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各种描写技巧: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白描、渲染

2. 抒情方式:
主要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
直接:直抒胸臆
间接: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抒情、以景衬情、融情入景等

3. 谋篇布局:统领全文、承上启下、铺垫、卒章显志等

4. 章法技巧:赋比兴手法、比对衬托等

 

二、内容:主要是对景色或事件或人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的哪些情感

1. 通过字面语言判断情感(代表意象结合标题)
一般的送别诗、怀古诗、思乡诗、战争诗、贬谪诗等,都表达悲伤的情感;而游玩诗、即景诗、理趣诗等一般表达欣喜乐观的感情
一般春夏的风景意象表达生机蓬勃、壮志萌发、内心喜悦等乐情;而秋冬的代表意象则表达凄凉寂寥、人生暮年、壮志难酬、光阴虚掷等哀情,比如:
• 乐景写乐情:“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 乐景衬哀情:“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急水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唐 谢浑《谢亭送别》)
• 哀景写哀情:“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倚画阑东。蓼昏月,一笛碧云风。往事已成空。梦魂飞不到,楚王宫。翠绡和泪暗偷封。江南阔,无处觅征鸿。”(陈亮《小重山》)

2. 结合诗人经历判断情感
比如杜甫,在早期阶段,意气风发,多写报国的豪情壮志,到了中年,遭遇安史之乱,流离失所,多是对战争的不满、对百姓的惋惜和对家乡的思念等(论IB中文考试中古诗词鉴赏的要点)

 

总结一下IB中文考试中古诗词分析思路:先回答与问题最相关的,然后思考哪句哪联用了什么手法,手法先想大方向再想小要点,结合句子分析,先阐释手法本身的体现,再回答手法的作用,作用一般是对内容的突出,也就是突出描写对象和更为明显地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比如比喻的本体是什么、喻体是什么,更加生动形象地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或其他人和事物,突出表现了诗人作者怎样的情感;用典是用了什么典故,借古讽今(可褒可贬),描写出怎样的政治和民生现状,强烈地表达出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