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中文:小说结构之叙事角度(上)

IB中文A文学考试中,小说的分析要点主要有人物、环境、结构、语言等。结构是作者如何布局谋篇以刻画人物、讲述故事、凸显主题。考生可以从情节的发展变化、叙事顺序、叙事角度三方面着手分析结构。之前已经讲述了小说的叙事顺序,今天则来讲一讲 IB中文小说叙事角度和结构 。
任何一部叙事作品,都有一定的叙事角度。叙事角度是一部作品或者文本中,叙述者或者人物从什么角度观察故事。叙事角度是作者和作品的结合点,是作者把他体验到的故事转化为语言叙事故事的基本角度;同时它又是读者进入语言故事,打开作者心灵窗扉的钥匙。叙事角度在叙事作品中举足轻重,在小说这一类叙事作品中,叙事角度表现得更为突出,有时一个叙事角度的精心安排,会起到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波谲云诡,耐人寻味,深化主题等效果。小说的叙事角度一般分为两大类:全知视角、有限视角。以下讲述这两类叙事角度的特点、艺术效果以及叙事角度的转换。
一、全知视角
全知视角是一种传统的、被大多数读者所喜爱的叙事角度,也被称为“上帝”视角。叙述者无所不知、无所不在,他不在作品中直接露面,而是以局外人的身份游离在故事之外,对情节、事件和人物作客观的叙述与介绍,在情节、事件、人物与读者之间起中介作用。这样的叙述角度既能展现宏观场景;可以跟踪人物表现他,也可以进入人物内心探索,细致入微地刻画人物;这种“全知全能”的叙述视角,很像古典小说中的说书人,只要叙述者想办到的事,没有办不到的。想听、想看、想走进人物内心、想知道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发生的任何事,都不难办到。
全知视角的优势在于,视野无限开阔,适合表现时空延展度大,矛盾复杂,人物众多的题材。其次是便于全方位地描述人物和事件。另外,可以在局部灵活地暂时改变、转移观察或叙述角度,这既多少增加了作品的可信性,又使叙事形态显出变化并从而强化其表现力。这种情况一般采用第三人称的写法。
采用全知视角的小说很多,如中国《水浒传》、《红楼梦》等名著;国外作品《项链》、《包法利夫人》等,宏观方面,由于生活容量较大、人物众多、情节线索复杂、场面转换频繁,因此只有使用全知视角才有可能把各个局部有机地组织起来。微观方面,全知视角可以把故事人物表现得入木三分。如《骆驼祥子》中,老舍采用全知视角讲述了祥子悲惨的命运,祥子命运的三起三落,作者都细致入微地带读者进入祥子的内心世界探索,理解、同情祥子并反思在当时军阀割据时代小人物的无奈及悲惨命运。
然而,全知视角在显示其优势之时也暴露了自身的缺点。因为叙述者对故事的全部情节、事件、人物等了如指掌,一清二楚,从而使读者感觉索然无味,使作品缺乏亲切感和信任感。为了弥补这些缺点,有限视角应运而生。
二、有限视角
有限视角的叙述者不是置身事外,而是转移到作品中的某个或某几个人物身上。叙述者知道和小说中的人物一样多,人物不知道的事,叙述者无权叙说。这种叙述角度有其明显的优点,那就是叙述者进入故事和场景,或讲述亲历或转叙见闻,其话语的可信性、亲切性超过全知视角叙事。既增强了作品的可信度,也能拉近作者与读者、人物与读者之间的距离,强烈感染读者,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有限视角可以采用第一人称,也可以采用第三人称。
好了同学们,我们今天的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你有其他关于IB中文Paper1相关的问题,请随时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我的微信:sunflower11081,或者点击这里预约一节免费的一对一IB中文体验课程!
IB中文一对一免费试听课程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