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中文:幽默手法在文学作品中的重要性(上)
2021年06月7日
幽默的写作手法在文学作品中的应用起源于英国戏剧作家琼生,他以幽默诙谐的手法创作的戏剧受到的大众追捧,其后幽默诙谐的写作手法被广泛应用到文学作品中。幽默的写作风格就是通过委婉含蓄地写作手法结合滑稽可笑的故事情节,表现出意味深长的文章主题。具有这种写作风格的作品往往通过滑稽可笑的语言、似乎不符合常规逻辑的情节等来吸引读者,而通过文章所揭示的深刻主题或思想使读者回味无穷。
文章书籍
IB中文特别注重学生对文学作品中所体现的社会或全球问题的反思或者批判,这种问题往往是严肃的,如何传达作品中严肃的主题,是IB中文考试中常常考察的问题。幽默诙谐的手法则是传达严肃主题的重要方法之一。
1.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
作者的主题是严肃的,以严肃而认真的语言表达,未免有些太过沉重。幽默的语言可以塑造滑稽、令人哭笑不得的人物形象,使故事内容滑稽可笑、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毫不枯燥。读者无不对文中的人物和故事印象深刻,久久不忘,无论历经多少岁月,作品依然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中国著名剧作家丁西林笔下的众多人物和故事就是通过幽默诙谐的手法描绘出来,至今仍被读者熟知、讨论。比如丁西林的《压迫》、《一只马蜂》等独幕戏剧都塑造了主人公机智幽默的形象,故事幽默有趣。本文主要写幽默的表现方式,以上作品就不展开赘述了。
IB中文文学作品《压迫》
2.对现实进行有力的批判,深刻犀利而具温情与善意
幽默诙谐常常与讽刺联系起来,文学作品亦如是。作品中幽默的语言、滑稽可笑的人物、荒诞的故事情节都是作者对现实有力的讽刺与批判、深刻且犀利,增添作品的厚度,令读者反思。作者批判得一针见血,但在这锋芒背后,却是作者对社会、人群热切的关爱。一如鲁迅先生当年批判“国民性”所呈现给我们的。
鲁迅先生在《狂人日记》中写道: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来,满本上都写着两个字“吃人”。这段话非常具有讽刺意味,在乱世时期,群雄争霸,割据一方,谁的实力最强,谁就能成为最后的霸主,说白了就是“人吃人”的游戏。封建统治者总是用“仁义道德”来约束民众,只有这样才能让臣民安分守己,便于维护安定。古人似乎也沉溺在这种精神麻痹中,不愿醒来。鲁迅的这段话揭示了人的劣根性,可是很多人深受其害,却不知道。鲁迅先生用幽默讽刺的语言批判了国民麻木性,可谓一针见血。这批判的背后是鲁迅先生对国家、民众的关爱,对国民觉醒的殷殷期盼,如他自己所说:“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
鲁迅文学作品《狂人日记》
文学作品中的幽默手法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作者在创作中用何种幽默手法传达严肃主题的呢?我们将在下期内容中继续和大家探讨。
马上免费注册1对1中文体验课!
请填写表单,您将免费得到一节1对1中文体验课和多本学中文的电子书
国家/地区

search no result

点击注册按钮,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隐私保护